清廉正直的颜培天 二维码
430
发表时间:2019-05-28 16:53作者:邓建萍 李诚伟 据有关史料记载,嘉庆甲子九年秋,颜培天病逝的消息传到京城后,嘉庆皇帝闻之痛心,曾赐一块镏金木匾,匾上书有“两袖清风”“清正廉洁”八字对他的评价。今年四月的一天,依旧携一丝清冷。我们在萍乡城区西门老巷,颜培天的第七代子孙退休工人颜顺生家中,目瞩了這块经考古专家、学者考证,具有200多年历史祖传下来的御匾。 颜培天(1748——1804),字念纯,一字乔年,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老关镇人。他18岁中举人,25岁中进士,钦点翰林院吉士,后任甘肃直隶州和宣化同知,嘉庆四年任七省坐粮厅,辛酉典试任河南正主考,补福建监察御史,诰封朝议大夫。 从古到今,人们都喜爱清官、颂扬清官,喜的是他们清廉正直、爱民如子;颂的是他们高风亮节、勤政为民。颜培天为官30余年,清正廉洁,政绩卓著,深受乾隆、嘉庆两帝器重,深得百姓拥戴。 不徇私情,疾恶如仇。颜培天在宣化任同知时,有个县官滥用酷刑将人打死,为掩盖真相,对外宣此人在押期间病亡,并令手下将死者草草入棺埋葬。不料此事被人上告,颜培天奉朝廷之命前往查处。县官为了平息此事,四处活动托人说情,请他宽宥,高抬贵手,妄图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颜培天对说情者正色道:“人命关天,吾徇私枉法当无子孙。”他坚持开棺验尸,见死者伤痕累累,表情痛苦,确系酷刑致死。那县官始时百般狡辩,拒不认罪,但颜培天升堂时口若悬河,有理有据,驳得县官哑口无言,吓得他面如土色。后来待上报勘察结果后,县官受到处置,丢了乌纱帽。 大义凛然,严词拒贿。嘉庆四年,颜培天被仼为户部坐粮厅,总理七省漕务、储河首税务兼管粮饷,管理七省水务运输,收取税务和管理发放军队的口粮和钱,这是一个非同一般的要职,可见嘉庆帝对他的信任。一些官员认为这是一个有“油水”的地方,为了在他的手下求得一个好职位,前去送礼,但都被他骂得狗血淋头,仼何人都不要想从他那里沾到便宜。辛酉典试颜培天为河南正主考官,通常具备廉洁公正、学识渊博素质的人,才能担任这一职务。那些“十年寒窗苦读”,盼望“一举成名”的秀才们的前途全掌握在主考官手里。开考期间,有个心怀叵测的人拿着1000两银子向他行贿,他不为金钱所动,还严词道:“休想用银子来污吾名声"。将那行贿者骂得灰溜溜而去。他主考之地送礼之风嘎然而止。 两袖清风,不置家底。嘉庆九年,56岁后颜培天以母老乞归、辞官还乡。始时嘉庆帝虽有不舍,但念他是两朝元老,效忠朝廷,弹精竭力,年事渐高,回家孝敬父母乃人之常情,便于恩准。他在归途中,脖子上生了个痈疽,路过安微无为县请一个剃头匠为他开刀,结果血流不止,于同年12月23日午时逝世。人死不能复生。随行人员只好在当地买一副棺木,一路悲伤将灵柩护送回老家。這段历史在《昭萍志略》中曾有简略记载:“既卒,检查囊物,俱不备,但得归榇”。意思为,他死后人们收拾他的行囊物品,竟找不到一样值钱的东西,只有他的灵柩回到了家。颜培天死后,嘉庆帝惋惜异常,崇尚他的高洁节操,钦赐御匾。此匾现存颜氏后代家中。 颜培天“为官三十年,官囊贫如洗”。他死后,后人生活颇是贫困。族人敬佩他的品格,怜悯他后人的处境,纷纷解囊相助,于萍乡城小西门建造一栋平房,购买一块菜地,把他的妻儿安顿下来,以种菜为生。他的后代一直住在这里。
文章分类:
学术研究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