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乡地名由来考 ——破解萍乡地名千古悬案 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9-05-25 16:50作者:黎友源 李勇 黎敏 《萍乡市志》记载,“关于萍乡地名由来,是本县历史上有争议的旧案。”“年代久远,未能统一。”① 主要有“萍实说”和“萍草说”。本文试图对萍乡地名的由来作些考证,统一认识,消除争议。一、“萍实说”、“萍草说”的考证关于“萍实说”有如下记载:〔魏〕王肃在其注释的《孔子家语》第一卷《致思》中记载:“楚昭王渡江,江中有物,大如斗,圆而赤,直触王舟,取之。王大怪之,遍问群臣,莫之能识,王使使聘于鲁,问於孔子。子曰:‘此所谓萍实者也(萍水草也) ,可剖而食之,吉祥也,唯霸者为能获焉 ’。使者返。王遂食之,大美久之”。②〔清〕王明璠《萍乡县志》序言记载:“萍故楚地,昔楚昭王得萍实,迄孙吴氏始以名邑。”③〔清〕刘洪辟《昭萍志略》序言写道:“自楚昭王渡江得萍实,至今有萍实桥、萍实里,瑞应之符,著在前载。”又刘洪辟《昭萍志略》再版前言写道:“三国时期吴宝鼎二年(267) 萍乡建县,因与孔子、楚昭王有着历史渊源的“萍实说”而冠名。”④ 考证得,公元前505年,楚国楚昭王来到现在的江西萍乡,渡江时,偶然获得一个江上漂来的野生稀罕物。此为何物?他遍问满朝文武,无人知晓,于是,派使臣到鲁国请教孔子。孔子辨识后说:“此物叫萍实,是吉祥物。”于是,楚昭王获得“萍实”的地方就被誉称为“萍实之乡”,简称“萍乡”。这就是萍乡地名由来的“萍实说”。关于“萍草说”有如下记载:〔唐〕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志》记载:萍乡县“此地多生萍草,因以得名。”⑤ 因为〔唐〕《元和郡县志》是我国魏晋以来的总地志,所以,该书的观点和记载受到尊重。这就是萍乡地名由来的“萍草说”。 因为“萍实说”、“萍草说”的出处不同,表述不同,所以,人们认为这是萍乡地名由来的两种不同的说法,一直没法统一,成为千古悬案。 二、中国古代“草”概念的考证“萍实说”中的“萍实”,《孔子家语》曰:萍实者也(萍水草也),即“萍实”是一种草。“萍草说”中的“萍草”,直接说了“萍草”是一种草。所以,先考证一下中国古代“草”概念的外延。〔宋〕唐慎微著《证类本草》书是北宋药物学集大成之著,是宋朝官定药书,实用500年之久。在〔宋〕唐慎微著《证类本草》书中,赤芝、黑芝、青芝、白芝、黄芝、紫芝归属于第六卷——草部,和水草类药物如:菖蒲、泽泻、萍蓬草等编排在一起。⑥ 又(唐)苏敬等撰《新修本草》书是唐代政府颁行的药典。该书现存不全,菜部完整,但菜部中没有六芝。草部原佚,未见草部(估计六芝在草部)。⑦ 六芝统称灵芝草。考证得:在宋朝和宋朝之前,古人说的“草”包含有根有叶的旱地草、有根有叶的水草和无根的灵芝草。⑧⑨明代李时珍著《本草纲目》时,认识到上品六芝和通常的草、通常的水草有本质上的不同,认识到六芝是“菌”,可食,于是,他将赤芝、黑芝、青芝、白芝、黄芝、紫芝从《证类本草》等书的草部中抽出,另辟为芝栭类,移放在菜部中,使六芝离开了草部,去掉了“草”帽,恢复了六芝是“真菌”生物的真面目。⑧⑨ 李时珍曰:“昔四皓釆芝,群仙服食,则芝亦菌属可食者,故移入菜部”。⑩从此,“灵芝草”直称灵芝。“草”只包含有根有叶的旱地草,有根有叶的水草。三、“萍实”是何种生物的考证 “萍实说”中的“萍实”是何种生物?一直没有搞清楚,成为千古遗谜。现今考证得知:“萍实”是巨型灵芝。⑧⑨ 考证“萍实是何种生物”的方法有整体思维交集法和数学逻辑推理法。“萍实”是大圣人孔子命名的,要搞清楚“萍实”是何种生物,应从《孔子家语》说起。据《孔子家语》记载:“楚昭王渡江,江中有物,大如斗,圆而赤,直触王舟,取之。王大怪之,遍问群臣,莫之能识,王使使聘于鲁,问於孔子。子曰:‘此所谓萍实者也(萍水草也),可剖而食之,吉祥也,唯霸者为能获焉 ’。使者返。王遂食之,大美久之。”又,〔明〕冯梦龙著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八回写道:楚昭王使人询问孔子,渡江所得之物是何物?孔子答使者曰:“是名萍实,可剖而食也。…。”使者又曰:“可常得乎?” 孔子曰:“萍者,浮泛不根之物,乃结而成实,虽千百年不易得也。”⑪ 以上两段古文如实地记录了“萍实”的八大特征特性:一大如斗(斗是用来量粮食的器具,容量为一斗);二圆(圆形的);三赤(红色的);四萍水草也(一种草);五剖而食之(可食);六食之,大美久之(有补肾强身奇效);七浮泛不根之物(没有根的生物);八虽千百年不易得也(非常难得之生物)。因此,同时符合以上八大特征特性的生物才是“萍实”。由特征四和七知萍实是不根的草,所以,萍实是灵芝草,是灵芝。现经寻找和考证,只有巨型灵芝才具备“萍实”的八大特征特性,巨型灵芝是“萍实”。“萍实”是巨型灵芝。萍乡市博物馆展出的“中华灵芝王”是“萍实”。在祖国的古籍文史资料和古籍医药宝库中,有确凿的证据可以逻辑推证“萍实”是巨型灵芝。〔魏〕王肃注释的《孔子家语》第一卷《致思》中,把“萍实者也”注释为“萍水草也” ,即“萍实”是“萍水草”。所以,“萍实”是一种“草”。 又,〔明〕冯梦龙著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八回写道: 孔子曰“萍者,浮泛不根之物,乃结而成实,虽千百年不易得也。”⑪ 这里,孔子指明了“萍实”是不根之物。所以,“萍实”是不根的“草”。 又,明朝之前,古人说的“草”包含有根有叶的旱地草、有根有叶的水草和无根的灵芝草。”⑥⑨⑩ 所以,“萍实”是灵芝草。 又,〔明〕李时珍著《本草纲目》时,将灵芝从草部移到菜部,除掉了草帽。”⑧⑨⑩所以,灵芝草即是灵芝。所以,“萍实”是灵芝。 又,〔魏〕王肃注释的《孔子家语》第一卷《致思》中记载,萍实“大如斗”(斗是用来量粮食的器具)。”② 所以,“萍实”是巨型灵芝。 四、萍乡地名由来“两说”的统一萍乡地名的由来,长期以来有“萍实说”和“萍草说”,各持一理,互不相让。“萍实说”中的“萍实”是何生物?前面已经考证了,萍实是灵芝,萍实是巨型灵芝。“萍草说”中的“萍草”是何生物?因为孔子曰:“萍者,浮泛不根之物 ”。⑪ 又《说文解字》曰:“萍,苹也。”“苹,蓱也。无根浮水而生者,从草,平声。”⑫《康熙字典》曰:“萍,萍之草,无根而浮。”⑬ 所以,“萍草”是不根之草。而明朝之前,古人说的“草”包含有根有叶的旱地草、有根有叶的水草和无根的灵芝草,所以,“萍草”是灵芝草,“萍草”是灵芝。所以,明朝之前名萍实、萍草之生物,同是现代学名为灵芝之生物,三者同一。所以,“萍实说”和“萍草说”从本质上讲是同一种说法。又因为“萍草说”落后“萍实说”1000多年,所以“萍草说”应归顺于“萍实说”,确立“萍实说”的正统地位。 五、萍乡地名由来的结论 萍乡市市名的由来可简述为:因公元前春秋时期,此地生长一种罕见的号称“萍实”的巨型灵芝,是萍实之乡,由此得名——萍乡。“萍乡”最早是地方名,公元267年立县后为县名,公元1960年撤县设市后为市名,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。 参考文献: ① 黄式国主编,萍乡市志〔M〕,北京:方志出版社,1996,1318,1323 ② (魏)王肃注释,孔子家语·致思(第一卷)〔M〕,古籍线装本版,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年),第19页 ③ (清)王明璠.萍乡县志(首卷)〔M〕,古籍线装本版,清同治壬申年(1872年),第1页。 ④ (清)刘洪辟.昭萍志略(再版)〔M〕,南昌:江西教育出版社,2016年11月,第001,002页。 ⑤ (唐) 李吉甫.元和郡县志〔M〕,古籍线装本版,清乾隆二十二年(1757年)。 ⑥ (宋)唐慎微著,证类本草〔M〕,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(740册),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6,214—215; ⑦ (唐)苏敬等撰,新修本草〔M〕,上海古籍出版社(影印),1985年。 ⑧ 黎友源,李勇,黎敏,黎发源.试论“萍实”是武功山巨型灵芝〔L〕.载《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,2013, 30(2),76-78.⑨ 李勇,黎青萍,黎敏,黎友源.“萍实”是巨型灵芝的考证芝〔L〕.载《生物学通报》(北京),2014, 49(2),14. ⑩ (明)李时珍著,陈大为编著,本草纲目图鉴〔M〕,北京:长征出版社,2009,384 ⑪ (明)冯梦龙著,东周列国志(第二十卷)〔M〕,第七十八回,古籍线装本版,民国十一年(1922年),第四页 ⑫ (汉) 许慎.说文解字〔M〕,中华书局 (影印),1963年12月,第一卷下草部第16页,第十一卷上水部第237页。 ⑬ (清)《康熙字典》〔M〕,古籍线装本版,清康熙四十九年(1709年),申集上草部八画。
文章分类:
学术研究
|